唐家古镇,位于珠海市北部,高新区东部,东临港湾大道,南倚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总面积约1.28平方公里,由唐家社区及唐乐社区组成。
唐家湾历史源远流长,自唐代开始便有人口迁入记录,至宋代正式形成村落。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梁氏族谱》开始有唐家村的正式记载。这里是近代名人辈出之地,那些曾经影响过中国近现代史的人物,包括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开平矿务局和轮船招商局创办人唐廷枢、美国华商领袖唐廷桂等先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唐绍仪卸任总理主持中山县政后,誓建“全国模范县”,修筑了山房路、大同路和连接街巷等,民国风的唐家湾古镇逐渐成形,街区保留反映近代岭南建筑中西兼容风格的教育遗址、名人故居、祠堂庙宇等众多历史遗迹。
唐家古镇是中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申报历史文化名镇获得成功的古镇,也是首个地处岭南滨海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文化名镇。古镇内有共乐园、望慈山房、唐绍仪故居、唐家三庙、瑞芝唐公祠等文物古迹,唐家古镇,因其独特的人文历史遗产,被誉为“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第一镇”。
珠海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故乡,也是中国近代留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坐落于珠海 高新区唐家古镇山房路19号的珠海留学文化馆, 是全国首座以留学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展馆通过珠海留学人员的活动足迹,展示波澜壮阔的百 年留学大潮对中国现代化的卓越贡献。展馆作为欧美同学会首个“留学报国教育基地”,旨在弘扬 留学报国传统,同时搭建起留学生创新创业、 交流互动、招才引智平台,留住珠海留学文化根脉,打响珠海留学文化重要发源地品牌。
唐家湾乡思馆位于珠海高新区唐家古镇(中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镇),占地1263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共设4个常设展厅。展馆以唐家湾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精心策划1个综合馆和3个专题馆。综合馆全面展现唐家湾的历史记忆,专题馆从古建筑艺术、历史名人和民俗文化三方面展现唐家湾文化。
唐涤生大剧院(唐家湾影剧院)于1976年由时唐家公社筹建,建材多为拆除原唐家多座祠堂所得,楼房于1979年建成,即用于开办珠海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唐家制衣厂(乡镇企业)。制衣厂搬迁后,1986年,由唐家镇政府财政投入、乡亲和企业捐款,完善影剧院相关设施设备,开始作为唐家湾影剧院使用,2006年初,由时唐家湾镇政府投入专项财政资金进行改造,作为唐家湾镇文化中心(省特级文化站)主要场馆,设多功能厅、展览厅、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后珠海高新区于2014年、2016年对唐家湾影剧院进行外观提升和内部优化,直至2019年3月搬迁。2024年3月开始由高新建投公司投资进行修缮改造成唐涤生大戏院。
望慈山房为唐绍仪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兴建,曾作为中山模范县县长办公室,2008年11月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场馆内设有解放万山群岛战役专题展和唐绍仪生平展,并被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望慈山房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山房路12号。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坐西北向东南,建筑占地面积612平方米。2018年,珠海高新区启动望慈山房修缮工程。
望慈山房对面的瑞芝唐公祠是近代爱国侨商唐瑞芝的自建祠堂,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祠堂坐西向东,中轴线对称布局,是唐家湾目前保存得较完好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祠堂。据史料记载,瑞芝唐公祠的内部装饰多用金箔,壁画由晚清岭南著名的壁画家杨瑞石绘制,使该公祠成为唐家湾最富丽堂皇的祠堂。如今,斑驳的石雕、砖雕、木雕、壁画和装饰,遗韵犹存。2017年,修缮一新的瑞芝唐公祠被改造成唐家村史馆,通过“源起釜涌、声名鹊起、模范县治、艰苦奋战、珠海之初、蓬勃发展、今日唐家”七个章节,运用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唐家湾的前世今生,这是唐家人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也是唐家湾厚植乡土文化、铭记乡土历史的重要阵地。
大同路尾段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并列组成唐家三庙。庙宇的屋檐都有壁画和木雕,墙面是青砖砌成的,每一扇门的门楣都是花岗岩做成,墙根也是花岗岩,这是能工巧匠考虑到海水涨潮时的浸蚀。走进庙宇,抚摸这镌刻岁月的砖石,仿佛看到了一百多年前,岛上的居民在建造庙宇的忙碌身影。圣堂庙俗称“唐家祖庙”,庙中供奉有佛教、道教以及地方相关的神佛神祇,是罕见将佛、道和地方神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场所,也是唐家湾风气开放、兼容并蓄的海洋文明佐证。
宪尧唐公祠于2023年经活化利用改造为粤韵堂,成为珠海高新区粤语粤剧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粤文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试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粤语粤剧主题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新都市的古建筑里用创新方式感受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广达唐公祠始建于明代,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成唐家湾唐族、港澳看世界、实业强国家、科技开新局、唐山建城市等十个部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数字化手段呈现唐廷枢生平事迹与突出贡献。
巨川唐公祠是唐家湾镇目前保存较好的清代祠堂之一,作为“百千万工程”2023年重点项目,通过活化利用,摇身变成阅读生活交流书斋。书斋按照功能划分了沙龙活动区、文化主题阅读区、主题景观区、自助借还与宣传区、展览区、服务台、藏书阁等7个区域,更着重收藏艺术类图书,含古建筑、文人雅士文化书籍。
玉我唐公祠活化利用成为传统手工纺织传习馆,引进无用手工纺织工艺,领略完整的传统手工纺织制作流程。玉我唐公祠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唐家村山房路,是纪念唐家唐氏第十三世祖唐玉我的祠堂。祠初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原址于巷内,于清同治四年(1864)迁建于现址。现存建筑占地面积347平方米。2018年珠海高新区启动玉我唐公祠修缮工程,同时,委托“无用”品牌创始人、著名设计师马可女士开展文物活化利用工作,设立“无用”手工纺织传习馆。
共乐园原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私人园林,后由唐绍仪将共乐园赠予唐家村民共同拥有,是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园林占地面积约3.3万m,拥有叠石、信鸽果、观星阁、田园别墅、旧山馆等著名景点。
古镇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针对共乐园451株百年古树,实施“一树一策”管护技术方案,统一登记、编号、建档、挂牌,落实管护责任人,让古树名木更“健康”“长寿”,谱写南粤大地留住绿美广东乡愁记忆新篇章,2023年,唐家湾镇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